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也极其丰富。
作为佐茶而食的茶果子
就是其中一种。
这种随茶而兴的茶间小点心。
起源于唐代。
是唐朝繁盛文化的表现之一。
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而后传至。
也一直很受欢迎。
作为茶间的小食。
茶果子的原料多为豆子、米、面。
原料虽然普通。
但造型颇为考究。
多为花鸟自然主题,小而精致。
独特而雅致。
近些年来,茶果子的制作。
在国内也复兴起来。
现在生活在上海的福建姑娘 凌琳。
就是一位个中高手。
凌琳曾在业内一流的烹饪学校
学习各类大餐制作。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茶果子。
便一下子被其迷住。
茶果子里既有古韵唐风。
又可以结合当代的四时风物。
可以融入很多自己喜欢的元素和创意。
所以选择了这个领域作为精进方向。
在凌琳眼里,茶果子的美是多样性的。
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从各个方面都能结合东方元素。
呈现出独到的韵味。
茶果子的制作技法也是多种多样。
蒸、炒、煮、炸....都可用上。
使用什么技法。
主要是根据想要呈现的造型来选择。
“菡萏”“鸿雁来宾”
“无尽夏”“四时皆美”…
凌琳制作的茶果子都有着韵味深长的名字。
春夏秋冬四时的风物。
绣球花、水仙花、银杏叶。
自然界的花鸟鱼虫…
“好美的意境呀!”
“简直如同艺术品一般!”
很多人都惊艳于
凌琳制作的茶果子的美感。
而她则说,最吸引她的。
是茶果子里蕴含的东方智慧。
茶果子作为茶席上的‘陪衬’
有着自己的规则。
比如要四时合序。
也不能太过抢眼。
让人忘了主茶的风味。
得体,是比惊艳更高阶的美。
凌琳在创作茶果子作品时
也不是简单的“泥古”
而是也会将当代的元素融入进去。
‘传承+创新’会更有意义。
我觉得持久的创作
通常是螺旋式上升的。
最好不要是一条直线。
否则对个体是个很大的消耗。
我喜欢茶果子,也是喜欢里面蕴含的
那种顺应自然、顺应四时、淡然的生活智慧。
所以我通常不会等到瓶颈到来时再去克服。
而是有意识地搭配输入和输出的节奏。
让自己一直保持着热情。
在凌琳看来。
茶果子并不是制作难度很高的美食。
其实挺家常的。
需要的准备就是。
一颗开放的。
乐于去发现生活美的心吧。
现在的她。
正在做一些器皿与茶果子搭配的系列。
我希望传递给人们的。
是手艺和东方美学带来的
平和、踏实、温暖。
人民文化 rmrbwhcm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传承
《传承》由孔令绍撰写,2010年11月29日于《光明日报》发表。由于文中涉及了九代人与孔庙相关的故事,故文章发表时编辑将此文改为《代代相传的故事》。作者本意是想通过人脉传承这一外壳,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深刻内涵。这一奇妙构思和新颖创意《光明日报》编辑部倍加赞赏,并予以发表。文章写孔庙从“金声玉振”坊到“大哉孔子”碑,勾勒出一幅孔子思想的绚丽画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从而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归宿。
标签:日常看朋友圈,会被朋友圈晒出朋友们做的精致菜品或是甜点馋到~无论是出于花销还是健康考虑,自己做饭越来越符合当代青年的需求了。尤其是经历了疫情期间没有外卖的生活后,许多小伙伴感觉自己的饮食健康了不少,同...
2021-04-08 阅读全文>>稳坐英式下午茶C位的司康,总让人在面对它的真面目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困惑:这么个质感粗糙、长相潦草的面疙瘩,能好吃到哪去!英国真不愧是黑暗料理大国!和很多“中看不中吃”的网红点心相比,司康就是一个老...
2021-03-25 阅读全文>>下饭神器豆角烧茄子,味道好吃还实惠,成本不超5块钱,我家常吃大家平常在家都喜欢做什么吃呢,小编在放假的时候就比较懒,不想点外卖还不想出去买菜,但感觉肚子还非常饿,我就开在家进行了扫荡,说来也是巧,家中...
2021-03-31 阅读全文>>拌饺子馅时,这3味料缺一不可,掌握住诀窍,饺子鲜嫩,满口流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有很多的美食吃起来也都是非常美味的小吃,让他一些外面比较好吃的美食之外也有一些比较传统的美食是很受欢迎的,就比如说像饺...
2021-04-08 阅读全文>>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速溶饮品占据了家庭和办公场所较大的比例。虽然冲调方便,价格便宜,但是口味上却怎么也不能和专业人士调出的相比。这也是一块多就能喝到的,还是有很多人去花几十元到外面喝。速溶饮品口味不...
2021-04-09 阅读全文>>清明前后吃它最肥美,炖前多做这一步,肉不老也不腥,一盘不够吃住在水乡,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鲜的河鲜,尽管,有时候价格不菲。开春后,菜场上每天都会有新的菜上市,这几天最多的除了河、虾外,就是螺...
2021-04-04 阅读全文>>清明过后, 气温越来越高了,这时我们的饮食要清淡,春天燥热, 这时清爽少油腻的生菜沙拉就是不少人的选择了。 而对于很多女生来说, 沙拉吃着很清淡,还制作方便,还可减肥, 何乐不为呢?其实新鲜蔬菜富含维...
2021-04-09 阅读全文>>秒变大厨,小白也能做大餐添可智能料理机食万,改变了用户传统看菜谱学烹饪的模式,以智能科技为手段,将大厨手艺完整刻录,让烹饪步骤变成数据包,并与食万直联,实现数字化烹饪。在使用食万烹饪过程中,其自带的语...
2021-04-08 阅读全文>>饱满鲜亮的小番茄、碧绿圆润的水果黄瓜,一口咬下,甘甜多汁,脆爽可口…在崇明区由由中荷农业创新园,这样的绿色果蔬,很快将以每天30-40吨的规模供应上海市民的餐桌。这家世界级的“植物工厂”不论规模,还是...
2021-04-08 阅读全文>>导读:古代称为“妖芋”全株含毒亩产达万斤,如今常被做成“人造肉”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各地都有着非常有特色的美食文化。因为古人非常充满智慧,好些不起眼,甚至认为是不能吃的“东西”也被他们发掘并且成...
2021-03-29 阅读全文>>